39 - 尋求內心的平靜:分辨生活中的噪音
如何分辯噪音?最近我發現噪音來自於兩種狀況
Table of Contents
如何分辯噪音?最近我發現噪音來自於兩種狀況,一種以自然而然為出發點,對方沒有故意要去引起我的注意力,只是自然而然在進行某一種行為,不小心引起我的注意力。而另一種聲音來自於有目地性的出發點,會刻意做出任何行為來引起我的注意力。
每週五天、五點起床、走路或慢跑。
在世界醒來並試圖發出聲音來分散我的注意力之前,早上的公園非常地寧靜與孤獨。很容易被穿透樹蔭的陽光吸引,很容易被樹上的松鼠吸引,很容易被路上的鴨子吸引,很容易被水池上的烏龜吸引,很容易被一群穿著白衣正在運動的年長者吸引,而這一切的行為在世界醒來後是絕對不會吸引到我的注意力,然而這些自然而然所發出的噪音,不知道為什麼卻讓我的身心更愉悅,可以感受全身在傳遞積極的情緒,邊跑邊笑,可能因為運動而釋放多巴胺和血清素,多巴胺會向神經元發送愉快的信號,而血清素會改善你的情緒狀態吧。
每天早上花一個小時安靜地與世隔絕時,我已經持續這樣的狀態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我的思緒越來越清晰,身體的負擔也越來越輕盈,身為一個小小工作室的負責人,有些複雜重大決定我開始放在早晨的慢跑中思考,反而更容易看清問題的本質。公園中孤獨寧靜的環境,一開始會強化我對於公園四周的細節變化,狀態慢慢會進而開始讓我大腦思考這幾天生活上細節的變化。
而另一種噪音,不是自然而然發出的聲音,非常有目的性,甚至嘗試控制我們思考的方式。每一個捷運出口的Cube卡廣告、捷運關門聲、捷運上的廣告看板、朋友昨天去吃晚餐放在Story上、Twitter上的新聞標體、7-even的開門聲、警衛打招呼等等,這些行為所發生的噪音都會吸引到我的注意力,而有些噪訊確實不怎麼重要,但卻是非常有目的性地。
所以問題是,我們有辦法區分這兩種噪音嗎?在生活中,我還是需要使用 Social Media,前往上班的路途中還是會被許多的噪音吸引,但是我能做的好像就是開始區分那些是自然的噪音與目的性的噪音時。而我開始區分大部分的噪音時,那些是可以流進我的腦中,而那些我是直接忽視時,好像更專注在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上。過去聽過一句話,如果你周圍都是只存在於黑暗中的人,你就會被他們的影子吞沒。如果大腦一直無法分別哪些是目的性的噪音,我們終究會被吞沒。
尋求內心的平靜,而不是放在Social medias中的外部平靜。
Latte & Park - Sam Kuo Newsletter
Join the newsletter to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in your inbox.